dafabet888官网

图片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信息公开 > 政务公开 > 图片新闻
厦门市民政局大力推进居家养老体系建设,加大养老服务供给
时间:2023-09-08 16:53

640 (1).jpg

  农村幸福院改变了村里老人的晚年生活,他们在“家门口”开展文体活动,精神世界不再寂寞。

  近年来,厦门坚持兜底线、促普惠、市场化协同发展,居家养老体系建设服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——形成了“15分钟养老生活圈”、养老床位“搬”进了家、专业服务主动送上门、助餐服务解决就餐难题……老人们用一张张笑脸诠释了晚年幸福,也成为党的二十大提出的“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”的最好注解。

  统计数据显示,厦门97%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,基于此,推进居家养老模式是一项系统性民生工程。

  厦门结合人口密度、老年人数量、社区规模等因素,科学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。“我们按照每百户3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配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。”厦门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、一级调研员白锦焜介绍,厦门在镇(街)级统一设置了具备日间照料、助餐配餐、短期托养、文化娱乐、上门服务等功能的养老服务照料中心,为老年人提供托养照护、康养护理、配餐送餐、文化娱乐等“一站式”服务,“15分钟养老生活圈”逐渐形成。

  老年人需求在哪里,服务供给就跟到哪里。针对一些偏远地区,市民政局按照“政府主导、群众参与、社会捐赠、互助服务”路径,鼓励村(居)利用闲置厂房、校舍、村(居)委会等集体用房修缮改造农村幸福院,衍生出锄山村“颐年堂”、莲塘村“老人之家”等养老品牌。

  锄山村是厦门翔安区海拔最高的山村,随着幸福院不断升级改造,如今,村里75周岁以上老人,每天可以免费吃两餐。695平方米的空间里还“装”进了更多功能——棋牌室、茶话室、休息室……老人们在“家门口”就可以会老友、叙家常,歌舞、手工、健康知识讲座等特色主题活动几乎每周都会开展,老人生日会贯穿全年。

  82岁的锄山村村民李良盛几乎每天都到颐年堂报到,她说:“以前在家里没事做很无聊,现在可以作美食、做手工、跳跳舞,老年生活很充实。”

  从曾经的闭门不出到现在有了社交圈,村里老人们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,精神风貌焕然一新。据了解,锄山村幸福院已于2022年获评四星级农村幸福院。目前厦门147个行政村已有农村幸福院149家,实现了全覆盖。

  

   

  把养老院的床“搬回家”

  

  

  还是原来的家,但又有些不同——在81岁高龄的老人纪国庆家中,床边安装了安全扶手,床头配备着一键求救按铃,专业护理人员可以及时赶到家中;客厅墙上安有智能红外线探测器,如果纪国庆一天没在客厅走动,探测器就会自动报警;厨房内外装了智能燃气探测器、烟感智能监测终端;洗手间里铺了防滑垫。

  纪国庆住在高林一里,2021年10月,他成为厦门首批享受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的老人。按照厦门现行养老政策,纪国庆每月可享有15个小时的上门护理服务,由临近的金山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负责提供,所需费用由政府买单。“在家里也能享受到养老机构的床位和服务,真是太好了。”纪国庆说。

  《“十四五”民政事业发展规划》提出,健全建设、运营、管理政策,发展家庭养老床位。厦门依托有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,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,为居家养老的失能老年人“链接”生活照料、医疗照护、心理慰藉、适老化改造等多种专业服务,为“不愿住”“住不起”“住不进”养老院的居家老人提供刚需照护服务。

  为了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和失能照护困难老年人的服务保障,厦门按照每人最高5000元标准,对特困、低保、低收入三类家庭的失能老年人和年满80周岁的重度失能老年人,给予一次性床位建设补贴,并根据失能等级享受每月600元至1200元不等的护理补贴和250元运营补贴。截至目前,厦门共有14家机构参与试点家庭养老床位服务,已建成1600多张床位。

  与此同时,厦门还建立了全市40多万户籍老年人、660个社区服务站点、2300多位服务人员的养老大数据库,通过智能化网络和养老服务热线“3500011”,连接各养老服务机构、近邻服务点、居家服务商、社区助老员等,远程也可为老人提供服务。

  

   

  专业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

  

  

  接到老人家中传来的烟感警报信息,下沃社区助老员陈恬和张明珠立刻轮番致电老人,得知是屋内蚊香浓度太大误触烟感警报后,陈恬和张明珠心中悬着的石头才落地。面对两位助老员的亲切叮嘱,老人连连表示感谢,依依不舍地放下电话。“每当这个时候,都感觉这份工作很有意义。”陈恬说。

  做助老员两年多,陈恬和张明珠已经进行了社工专业知识、护理员职业技能、心肺复苏救护、心理健康辅导等多项培训,在岗位上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并接受定期考核。

  2015年,厦门首创社区助老员制度,获福建省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施行。政府向企业或社会组织购买“社区公益性为老服务”,在基层社区设置专职为老服务人员,按每位助老员平均服务400~500位老年人的标准,为每个村(居)购买1~2名助老员服务,目前共有1000多位助老员入驻全市所有村(居)开展服务。

  服务在社区一线的助老员,主要从事入户关怀、建立档案、文化活动、精神慰藉、老年教育和咨询保障等日常为老服务工作。遇到需要护理的老人,助老员们则会联系企业护理团队,上门提供助餐助浴、康复护理、剪指甲理头发等服务。

  厦门助老员制度落地早、推进快,如何持续领跑?市民政局落实人才激励措施,实现政策引人。在厦门,仅职业技能等级提升奖励一项,单人最高可达21万元且直接发放到个人,政策力度之大居于全国前列。各区也有相应配套激励政策,比如集美区对新引进从事养老岗位的执业护师给予每月1500至2000元不等的租房补贴。

  厦门积极选送优秀养老护理人才参加全国、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,对获奖选手予以嘉奖并越级晋升养老护理员职业等级,对获奖优秀人才开通积分落户“直通车”。市民政局还支持教育院校与养老机构签约开展双向合作,积极探索“定向委培”“订单式联合培养”等模式,建立通畅的人才入职通道。
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